品牌打动人心,而设计让它“被相信”

观点洞察

FBIF 2025 包装创新论坛主席后记

by Sam Yang 杨鸿翔,JDO 中国区执行创意总监

 

站在 FBIF 包装创新论坛第二天的舞台上,对我而言,这不仅是一场观点交锋的主持工作,更是一场深入品牌核心与设计本质的沉潜之旅。

论坛以“设计如何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力量”为轴心,从品牌出海、自有品牌崛起、健康赛道的破局,以及永续设计与 AI 未来趋势的激辩,串联起品牌在当下时代的多重挑战。

以下是我与多位全球顶尖创意人深度对话后,凝练出的五大关键观察。也希望这份主席后记,能为那些仍在时代洪流中寻求突围的同路人,带来些许启发与方向感。

设计,不只是美学,而是品牌信仰的语言。

MAKE BRANDS FELT, NOT JUST SEEN.

我们必须重新理解设计的角色。设计已不再只是产品表层的装饰,而是品牌承诺的可视化表达。

正如我在开场时所说,品牌不只满足需求,更应点燃期待;品牌是承诺,而只有以设计承载信任,承诺才能被相信。当设计能让品牌不仅”被看见”,更能”被感受”,它就成为打动人心、创造忠诚的关键力量。

Chris White 分享的”无包装蛋白棒”案例,为这层理解注入了颠覆性的启发——最具永续性的包装,也许是根本不需要包装。设计的力量,不在于设计本身,而在于它能否改变行为。

品牌出海的核心任务:跨越文化,建立认同。

BRIDGE CULTURES, BUILD BELONGING.

品牌走向世界,面临的第一道坎,不是市场,不是渠道,而是文化的翻译。

Falk Fuhrmann 强调,全球化背景下,品牌出海面临的真实挑战在于:如何在不同文化间游刃有余,既不失本色,又建立本地认同。中国品牌若想真正走出去,就必须从视觉与语意两个层面,重新审视”我们想让世界看见怎样的中国”。

设计本质上是语言的转化工具。在这个过程中,设计师不只是视觉的创作者,更是价值观与文化的中介者。他们承担着将“本色”转化为“共鸣”的艰难任务,是连接世界与本土认同的桥梁。

自有品牌的突围:不是卖得更便宜,而是看起来更值得。

MAKE PRIVATE LABEL THE FIRST CHOICE.

Carrefour 家乐福全球品牌形象总监 Tatiana Ryfer 提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洞察:低价,或许可以拉动第一次购买;但品牌,才决定长期选择

自有品牌的未来,不能再靠“便宜”生存,而必须靠“值得”赢得尊重。

设计,正是这条路的破局者,是让“商品标签”跃升为“品牌主张”的关键。它帮助自有品牌塑造品牌人格、统一视觉、打造叙事能力,让自有品牌逐渐拥有”被选择的理由”。当自有品牌的价值通过设计得以放大,它的竞争力就不再只来自成本,而是来自文化表达与美学共鸣。自有品牌,也将从边缘角色转变为值得期待的主角。

永续设计不是道德命题,而是情感连结。

SUSTAINABILITY IS AN EMOTIONAL BOND.

Chris  White 在其“设计六大真理”中提到:美感不是附加值,而是核心价值。

我深以为然。

今天的消费者不再为“理性”买单,而是为“感受”付费。真正成功的永续设计,不靠说教,而靠共鸣:在每一处材质手感、设计细节、品牌体验中,让人们产生一个微妙却关键的心理变化——“我愿意做出一些改变”。

永续设计的未来,不是看起来多“绿”、说得多“有道理”,而在于它能否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充满信任的情绪连接:这个品牌和我一样,在乎这个世界

AI 时代,设计师更需要人性与判断力。

KEEP HUMANITY AT THE HEART OF CREATION.

关于生成式 AI 的辩论,是整天最具张力的交锋之一。Nuno Alves 乐观地认为 AI 将带来下一场创意革命,会成为设计师的共创伙伴;而 Andy Reynolds 则提醒我们:技术越强,越值得人类去设计“使用它的方式”

我相信,AI 的到来,不是设计师角色的终点,而是一次全新的起点。它将倒逼我们更深地思考设计的本质:当创意都可以被自动化,我们还会剩下什么?

我的答案是:“为谁创造、为何创造“的洞察力。

AI 可以复制风格,但它不懂文化;AI 可以生成图像,但它不理解信仰。设计师的价值,将从”做设计本身“,转向“如何让它被相信“。

结语:品牌打动人心,而设计负责让它“被相信”。

BRAND CASTS VISION, DESIGN BUILDS BELIEF.

从品牌出海到永续设计,再到 AI 带来的冲击,FBIF 2025 论坛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:

设计的角色,早已从“装饰者”转变为“引领者”

我们不缺设计工具、不缺美学技巧,也不缺创意点子;但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,我们真正缺乏的,是如何让设计承载起一种可被感知、可被信任的品牌价值承诺——让人相信你是谁,理解你为何存在,愿意选择你、甚至追随你。

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品牌,不是纯粹靠产品或价格压制对手,而是靠信仰体系赢得拥护。在这场关于“信任”的竞赛中,设计,也许是最柔软、却最有力的武器。让设计成为建构品牌信仰的语言,才是真正的突围之道。

Related content

作品

JDO 荣获 HARPERS 设计大奖

JDO 荣获 HARPERS 设计大奖
作品

假日点滴

假日点滴